住建部首提“建设完整社区”,懂行,两类房子纳入拆迁概率会大增

  • 作者:在明律师
  • 来源:北京杨在明律师网
  • 日期:2024-12-25
01

从棚改到完整社区,这波政策有点东西

我国城市化建设正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。近日,住建部部长倪虹的一席话让不少人眼前一亮,提出建设完整社区的概念,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,背后透露着城市更新的新思路。

看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,棚改的大潮从2013年开始,拆迁声此起彼伏,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让无数人告别了低矮破旧的房子。

中心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,但也带来了房价上涨,让一些人背上了沉重的房贷。

房价上涨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,直接推动了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。

02

从大拆大建到精细化改造

2020年,棚改的热潮逐渐退去。

一个显著的数据是,2022年棚改开工134万套,2023年159万套,这与过去每年600万套以上的规模相比,差距不可谓不大。

这种断崖式下跌的数据背后,反映的是政策方向的重大转变。

这种变化背后体现的是政策思路的转变。告别大拆大建,转向更为精细化的老旧小区改造。不再是简单地推倒重来,而是对既有建筑进行升级改造。这种改造方式不仅成本更低,对居民的生活影响也更小。

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不断加大,一些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问题也浮出水面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住建部提出建设完整社区的概念,显得格外有意思。这种转变也意味着,房地产开发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。

一些专家认为,这种转变是必然的。过去的大拆大建虽然改善了居住条件,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,比如社区归属感的缺失、邻里关系的淡漠等。建设完整社区的理念,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。

03

建设完整社区,两类房子或将优先拆除

从住建部透露的信息来看,城镇存量住房有300多亿平方米需要更新改造,今年还将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。这个数字背后透露出巨大的市场空间。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,这或许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。

在建设完整社区的过程中,预制板房和危房可能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。这两类房屋存在安全隐患,居住条件差,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很高。从安全性和居住体验的角度来看,这类房屋确实应该优先纳入改造范围。

不少城市的老旧小区都存在着电梯缺失、停车困难、绿化不足等问题。通过改造增加这些配套设施,不仅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,还能提升社区的整体价值。从长远来看,这种投入是非常值得的。

在实际操作中,很多老旧小区的改造并不仅仅局限于硬件设施的更新。社区文化的营造、邻里关系的重建,这些软实力的提升同样重要。一个真正的完整社区,应该是硬件软件都过关的。

04

政策背后的深意

针对危房和简屋的改造,不仅能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,还能带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。被拆迁的居民需要购买新房,这无疑会帮助消化一部分商品房库存。从这个角度看,这项政策可以说是一举多得。

建设完整社区的概念,体现了城市更新由"物"到"人"的转变。

不再是简单地拆迁建房,而是要打造宜居、便利、有归属感的生活空间。

老年活动室、便民设施等公共服务的配套,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。

这种转变体现了城市建设理念的进步。

对于开发商来说,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,或许能成为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
这种模式下,风险相对可控,资金周转也比新建项目要快。

而且,这种项目往往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,对于当前面临困境的房企来说,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。

房子是用来住的,这个定位从未改变。但住得舒适、便利,才是更高的追求。完整社区的建设,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。这种转变不仅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,也能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
来源:今日头条-花落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网络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
相关文章